低空经济热潮不断,航空器生产也逐渐现代化,采用先进的流水线模式。
10月27日,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制造基地在广州正式启动建设。官方透露,这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生产飞行汽车的现代化工厂。
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在现场指出,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飞行汽车生产基地,主要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的飞行体部分,年产能规划为1万台。
该基地位于广州开发区,距离小鹏汽车的智造基地约1公里。整体项目由中建四局承建,首期占地约18万平方米。
赵德力表示,预计基地将在明年8月完成建设,第一台飞行汽车将在此下线;计划在明年10月底获得TC认证,并在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大规模生产交付。他透露,预售发布会将在今年12月举行,目标是预售几万台。
低空经济是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。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邵静波提到,现有50多家低空经济企业集聚于此,并在距离小鹏汇天基地车程约15分钟的地方规划了800米的测试跑道,以及5.2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;全区还规划了4个大型起降枢纽、9个中型起降场及多个起降点。
小鹏汇天广州基地在航空器生产工艺上实现了突破,借鉴汽车制造经验,推进大规模生产。
汽车制造包括冲压、焊接、涂装和总装四个主要工艺,而飞机制造则涉及铺贴、模压、高压、热压罐、铆接、喷涂和总装等工序,两者存在显著差异。
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提到,他们参考了多种汽车生产模式并进行了创新,在汽车的四大工艺基础上,新增了辅材连接和涂装总装的生产线。比如,在碳纤维材质生产中,通过热压罐与供应商合作,逐步完善整个链条。
据悉,小鹏汇天工厂设有复材、连接、涂装和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及相关设施。
另一创新是流水线生产。传统航空业因产能限制,飞机制造多采用“定点”模式,将零部件运至固定工位进行组装,这种模式需要多道工序和大量人力。
“而小鹏汇天的基地借鉴了现代汽车生产方式,即采用流水线,各个零部件有专门的组装线,最终汇聚到组装车间进行批量生产,例如小鹏汽车可能每两分钟就能下线一台。”仇明全补充道。
赵德力强调,许多航空公司生产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较低,如果小鹏汇天继续采用传统生产方式,可能需要3000人才能实现1万台产能,而要实现大规模生产,工艺至少要做到半自动化。
“1万台在航空业中意味着什么?全球所有通航飞机加上直升机、固定翼等,产量仅为两三千台。波音公司年产量也在500台左右。”仇明全认为,小鹏汇天作为全球首个流水线批量生产航空器的工厂,树立了行业规模化生产的标杆。
此外,该基地还借鉴现代汽车工业的特征,采用集约化设计,通过联合厂房和中央集配仓储,最大限度缩小占地面积,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。
小鹏汇天建立了全流程、全周期、可追溯的生产管理模式,从生产、量产到交付和售后,每个零部件都将有一个“身份证”,确保零部件可追溯。
“这样的工厂有几个显著优势:首先是成本可控;其次是效率提升;最后是生产质量可控,确保产品一致性。”仇明全表示。
小鹏汇天的“陆地航母”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,驾驶飞行汽车需要相应的飞行执照。
根据民航局的规定,目前飞行执照分为学生照、运动照、私用照、商用照、多人机组照和航线运输照六类。
这些执照的获取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高。例如,运动照需要通过理论考试,并累计至少30小时的飞行时间,费用在数万元;私用照的门槛更高,需通过理论考试,飞行时间达到40小时,费用普遍超过15万元。
普通人若想驾驶飞机,通常选择运动照和私用照,相当于汽车驾照的C照或更低级别的摩托车驾照。
然而,飞行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,目前尚无对应的飞行执照。
仇明全告诉界面新闻,小鹏汇天正与民航局合作,推动相关执照的落地,且其获取难度将低于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的执照。
他提到,轻型运动类航空器的执照获取相对简单,对比商业运营航空器,后者包括民航客机、载客直升机等,需商用照或私用照。而运动类的费用已降至7万元左右,学习时长可能在30小时,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。
“陆地航母的单杆操作改变了传统航空器的操作逻辑,用户即使没有操作经验也能自动飞行,5分钟即可上手,因此学习时间不需要太长。”仇明全指出,他们会根据产品更简单智能、自动化的特点,与民航局探讨更高效的执照培训模式。
陆地航母将在年底面向个人用户启动预售,其生命周期预计为4到5年。仇明全透露,目标价格为200万元以内。目前,已收到众多B端用户的预订申请,“一些企业用户已支付定金,订单接近2000个。”
“一方面,我们将不断迭代动力系统,提升智能化水平;更重要的是,在陆地航母的基础上开发其他型号和衍生产品,比如不带陆行体的低空旅游飞行器,以及航速可能超过每小时300公里、航程达500公里的高速长航程产品。”仇明全表示。
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,飞行汽车的市场前景逐渐受到关注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对新出行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,飞行汽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,有望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。
近年来,电动垂直起降(eVTOL)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,使飞行汽车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显著提高。这一技术进步吸引了大量投资和研发,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。此外,飞行汽车不仅可以满足个人出行的需求,还能应用于货物运输、紧急救援和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,展现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。
各国政府也开始重视低空经济和空中出行,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逐步完善,为飞行汽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与此同时,飞行汽车通常采用电动驱动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,具备较强的环保优势。
尽管市场前景广阔,飞行汽车的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,包括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、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公众接受度等。不过,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培育,飞行汽车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