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汽车近日的AI研发架构调整,犹如一颗投入自动驾驶江湖的深水炸弹。原空间AI负责人陈伟被火线调任至系统与计算群组下设的基座模型部门,扛起自研基座模型的大旗,直接向CTO谢炎汇报。这场看似寻常的人事变动,实则是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军备竞赛中的一次战略级变阵——当华为、小鹏们纷纷押注AI大模型时,李想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。
从"理想同学"到基座模型:陈伟的转身背后,是理想对"AI大脑"的野心
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的"技术老兵",陈伟的履历堪称AI领域的"通关秘籍"。从搜狗AI交互技术部总经理到理想AI首席科学家,他亲手打造了"理想同学"多模态交互系统,又主导开发了Mind GPT多模态认知大模型。但李想显然不满足于这些"战术级武器",他将陈伟调至基座模型部门,目标直指行业前三——这个被李想称为"AI时代操作系统"的基座模型,将承载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、车机交互等领域的全部野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理想此次架构调整并非孤军奋战。据深圳某头部AI猎头公司透露,理想汽车已与科锐国际、猎聘科技等大湾区猎头机构达成深度合作,针对大模型算法工程师、深度学习框架研发等岗位启动"闪电招聘"。广州某猎头负责人直言:"理想这次招聘要求堪比互联网大厂,年薪总包普遍在80-150万区间,还开出期权激励,明显是要从华为、腾讯等大厂挖墙角。"
大湾区AI人才争夺战:理想汽车的"地理优势"与隐忧
将基座模型部门置于CTO直接管辖之下,理想汽车的棋局已清晰可见:以北京为研发中心,借力大湾区AI人才池。数据显示,深圳、广州AI人才密度全国第二,仅次于北京,且拥有华为、腾讯等巨头培养的大量实战型人才。但理想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——据智联招聘《2024大湾区AI人才报告》,自动驾驶领域人才跳槽频率高达2.3年/次,薪酬溢价率超过30%。某广州AI猎头透露:"车企现在抢人比互联网还狠,理想给的薪资总包甚至能对标字节跳动。"
理想汽车此举也被视为对行业格局的回应。当比亚迪祭出"璇玑架构"、小鹏推出"扶摇架构"时,李想深知:没有自研基座模型的车企,终将成为智能时代的"硬件代工厂"。而理想汽车2025年研发投入超50亿、目标进入行业前三的豪言,正需要大湾区这片AI热土持续输血。
自动驾驶下半场,"造脑"能力决定生死
当陈伟带领团队在深圳科技园的办公室里敲下第一行代码,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征程正式进入"造脑"阶段。这场由李想亲自督战的AI战役,不仅关乎技术突围,更是一场与大湾区AI人才生态的深度绑定。在华为"天才少年"计划、小鹏自动驾驶实验室的夹击下,理想能否用基座模型撕开一条血路?或许正如李想所说:"造车的下半场,比的不是谁的工厂更大,而是谁的大脑更聪明。"